衛龍 魔芋爽
![]() |
久違的26零食系列又來了。 |
![]() |
外觀長得像這樣 |
「不管爽不爽,就吃魔芋爽!」
「一直魔芋一直爽」
「嘴巴饞了來一包、血條空了來一包、追劇遊戲來一包、周末宅家來一包」
「一直魔芋一直爽」
「嘴巴饞了來一包、血條空了來一包、追劇遊戲來一包、周末宅家來一包」
至於產品的樣貌則是弄得像麻辣鍋的毛肚一樣,企圖以蒟蒻的QQ口感製造素毛肚的錯覺。
![]() |
讓我們用QQ貓貓做個比例尺 |
除了假毛肚的訴求之外,這個產品同時還具有其他的USP,像是內含膳食纖維,熱量少,好吃不怕胖(然後調味重得要死意圖使人洗腎)、2000m高海拔魔芋(我只看過高海拔之戀)、超過20道工藝製程(統一表示:X道工法這招你也懂?)之類的,我是覺得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拉,還是要吃過用口味決勝負才是。
![]() |
附上成分表 |
那好不好吃的話...呃...假如您好重口味,那就是好球,假如您覺得這種都是化學香料調出來的不肖產品,那就是壞球了。我自己的話,覺得跟上古時代吃什麼盼盼、喝什麼黑水比起來,魔芋爽真的就是個符合標準,適合人類吃的食物。(上述兩者請拖出去狗頭鍘伺候謝謝。)
最後要討論的則是這類食品不管是在台灣或在中國,總是會引起衛生疑慮。像台灣的話我滿常對紅片這種零食產生疑問,這玩意兒的製造過程真的符合衛生嗎?(結果吃一堆假油倒是沒反應,甚至喝塑化劑喝到縮陽入腹惹),而強國人好像也是滿懷疑的,我在知乎就有看到一些精彩的討論,甚至還有人拿去送驗...
結果上來講,衛龍雖然以前有過不良紀錄,但跟其他小家的廠商比起來,現在做大了,自然是比較不敢亂搞,所以相對上來說要正常一點,大致上沒啥問題。但討論串中有一句話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远远不止干净一项而已
是阿,在我們專心注意製程的同時,上游的原料,下游的運送保存,又何嘗不是會有問題的呢?而台灣過去諸多的食安事件,又豈止有製程的衛生問題而已?看來先不管兩岸最終如何,食安問題倒是相當一致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