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片由漫畫改編,但因為我也沒看過漫畫,所以純以影像來闡述感想。 |
剛開始發現這片的時候,倒不是因為John Wick的導演跑來拍,或是莎莉賽隆等人的參與,其實是在整個片都要發的時候,灑預告才吸引到我的。預告片的內容很簡單,擷取了一段莎莉賽隆在車上跟紅場特務大打出手的影片內容,只是影像雖一樣,卻因為配樂不同有好幾版本,一下major tom,一下blue monday的,加上片名根本是有意致敬blondie名曲-atomic,作為一個對80年代有偏好的俗人,自然是摩拳霍霍,想看看這個背景設在80's尾端柏林圍牆倒塌前夕的間諜故事啦。
故事採取倒敘法,英國特務莎莉賽隆因為德國任務失敗,回來後在小房間開檢討大會,這個任務本來只是跟在地常駐的特務(詹姆斯麥艾維)釐清某男特務被殺的原因,以及把該被殺特務手上持有的各國間諜真身名單弄回來,因為清單裡面有個最重要的雙面間諜叫做薩奇,大家都想知道這個內鬼是誰,結果就搞得盤根錯節,所謂倒敘呢,就是莎莉賽隆開始講這個任務,從一開始她被派到德國,發展到大家都灰頭土臉的經過。
看完後我會說,這是一部很風格化,有醍醐味的電影,可以值得重新再看一次以獲取更多第一次沒有注意到的提示,但另一方面,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有耐心再看一次這個女主角莊孝維的過程。
影片有非常棒的武打,但純粹為看打鬥的人可能不會獲得太大的刺激感,因為打得很髒,就算有巨屌的超長時、嘆為觀止的一鏡到底加持,電影也已經演到一半了,沒耐心的人早就被複雜又轉來轉去的情節搞到昏頭,應該是無瑕欣賞動作設計,只會覺得怎麼一直有人沒頭沒尾的出來打架...等。
到底這個劇情是繞到多繞呢,我覺得還是一邊放圖一邊解說吧。
 |
一開始被關小房間 |
總之英國情報頭在觀察室,也就是一般市調業做焦點團體訪談的時候,在隔壁灰灰暗暗的小房間看裡面的人。房間裡面當然是被揍得很慘狼狽回國的主角,還有英國MI6、美國CIA的主管。於是主角就娓娓道來,到底為什麼只是從死掉特務的手上回收名單這件事,會變這麼複雜。
 |
右邊是駐地特務,左邊是清單來源:間諜鏡 |
其實最早是間諜鏡想要突破鐵幕來投誠,結果誰知接頭拿清單的特務因為身分外洩,被老俄的殺手幹掉了,因此間諜鏡走投無路之下,成為人體清單資料庫,來找駐地特務幫他安排投奔自由的事宜。
 |
兩邊碰頭了,一開始就以跟蘇聯特務車內痛毆開始 |
這場打架戲就是被拿出來剪預告的部分。由蘇聯特務的進入,我們發現到在柏林其實各大勢力盤根錯節,大家都在這裡默默的進行各種間諜角力戰。
 |
蘇聯人,二刷或三刷看的時候,會覺得他們有夠衰的... |
 |
法國人,菜鳥,超弱 |
 |
亨利乳頭市!!!! |
總之主角很快地就開始展開調查,第一站他到達了已故特務的故居來做搜查,結果馬上碰到蘇聯特務系統打蛇隨棍上,馬上展開激烈的打鬥!
 |
女主角大發威 |
這邊發現是他的好夥伴,也就是駐地特務去密告的。正常頭腦有正常運作的觀影者,應該會覺得奇怪,都這樣被搞了,為什麼沒有發怒拆夥之類的。我當初也是滿頭霧水,覺得不合常理。
 |
因為覺得夥伴不可信,自己找在地覺青來支援。 |
結果又被蘇俄人找上....這邊疑惑會越來越多,因為蘇聯人看起來也沒有要痛下殺手,只是請女主角跟他們走,去喝茶一下,然後女主角就好像看到殺父仇人一樣對他們往死裡打...
 |
所幸最後還是順利接頭 |
這位覺青就是年尾大放異彩的IT小丑哥,you float!!!!!
 |
跟法國人女女搞上,蒐集情報中 |
 |
另一方面駐地特務找到蘇聯殺手並且順利得到名單 |
看到這邊,相信正常觀眾的問號是越來越多了。他既然都已經把名單拿回來了,直接寄DHL或是肉身運送到英國總部,整個電影就全劇終了啊!不用再演了啊!
 |
不知情的女主角決定幫助間諜鏡偷渡 |
到這邊應該會覺得各懷鬼胎,果不其然....
 |
偷襲!! |
 |
間諜鏡慘遭暗算 |
在運送掩護的過程中,間諜鏡慘遭自己人偷打一槍,同時蘇聯特務一擁而上....
 |
超長一鏡到底亂打 |
然而就在以為脫身的時候,慘遭開車追撞落河....
 |
我好恨阿... |
而且過頂多一兩年後柏林圍牆就倒了,不用這麼拼命阿大哥...
 |
女主角此時致電在地特務:我知道你的祕密 |
看到這邊我開始覺得有點混亂,就陳述上感覺像是法國特務知道了駐地特務是雙面諜的事實,並且偷偷的跟女主角講,此時女主角攤牌,導致駐地特務要準備滅口烙跑。
 |
滅口 |
 |
但是烙跑失敗被女主角幹掉 |
到此回憶部分就此結束,釐清了女主角失敗的原因是被自己人,也就是雙面諜的駐點特務暗算。所以會開到這邊,大家摸摸鼻子認了。只是原本以為到這邊就應該結束的劇情,居然還有發展,下一幕女主角再度變裝,並且居然與蘇聯特務會面?!?!!?
 |
接著翻臉殺爆蘇聯情報人員 |
靠!原來雙面諜薩奇的真身是女主角!
 |
最後與CIA頭子會面... |
而且她是美國人放在英國這端的間諜,也就是說她不只是英俄的雙面諜,更是替美國服務,來攪皺一大池春水的三面間諜啊!是敘述性詭計的運用!
但倘若真的是這樣,那前面所演出關於倒敘的故事陳述可能就不一定成立了。駐地間諜未必不忠於國家(但一定有謀取自己的好處,不然一開始繳回名單就不用玩了),間諜鏡也可能是女主角自己暗算的,甚至法國人都可能是自己殺的,總之因為最後這樣一個翻案,會讓人更想重看,並且釐清所有在第一次觀賞的疑點,還算是有趣的設計。
角色表現上,老實說我有點厭惡莎莉賽隆從頭到尾的那股(我超硬、不要惹我)感,詹姆士麥艾維的痞樣一如Filth裡的那個調調(稍顯浮誇),整盤料加上有點複雜的劇情讓人有點難喜歡,最突出的部分我反而認為是大量使用的New Wave系音樂,舉然開場的Blue monday,甚至是飛車時神來一筆的I ran,都再再勾起了那股80年代的冷冽感。(只是跟同一時間段的再見列寧所呈現的德國相比,總覺得好像兩個不同世界阿阿阿阿阿)。
anyway,總結而言,我認為會是兩極性的電影,喜歡的喜歡,討厭的可能完全會不知道想幹嘛,甚至會因為最後被愚弄而感到不爽呢。你問我的話...我其實是偏不favor的這族群~~~~我討厭訊息不給足,在中段就一直啟人疑竇的敘述性詭計設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