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收納真是大難題

我一直都有買唱片的習慣。 大概從國中開始聽音樂後,到高中我都是屬於省吃儉用存錢買唱片的那種人。只是到了大學後,一來是數位化的浪潮興起,二來是人在新竹,也沒啥片好買的。所以那段時間聽音樂真的就是數位化,瘋狂在各大外國blog掃大大們拚死冒著砍空間上傳的專輯(現在我也還是會去拉,例如我就常去jpop80ss開發新東西來聽),整理一番後丟到我的ipod classic 80G,爽翻。 後來出社會之後有點經濟能力,所以又重拾了買唱片之路,這當然是情懷居多,就跟看書的人還是會追求實體紙本在手上的那種感覺,不然我下載就好啦,對吧?在這個數位時代,買CD唱片(還不是黑膠,因為我粗枝大葉照顧黑膠弄不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實在是非常稀少,簡直比日本進口的壓縮機還稀少呢。 而在我開始購買唱片之後,很快地就面臨到一個問題:放唱片的空間從哪裡來。 在高中時代,我的唱片算滿多的(以高中生的購買力而言),那時我的作法是直接丟書櫃,或是用很零散的盒子分裝。但我還有另外一個習慣同時也在佔用書櫃空間,就是買漫畫...所以亂丟書櫃這招已經不可行了,勢必要有專屬的收納方式。但跟之前講的一樣,現在根本沒人在買唱片了,所以也很難找到唱片收納櫃,根本沒得選...在這個狀態下,我選擇了....DIY! 使用松木板與L型支撐架自己做了收納層架 我利用了雙層床下的空間,請木材行裁出適合尺寸的松木板,加上B&Q的L型架,先把歷年收藏安置好。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地震的時候如果我在睡覺的話,就會被自己的唱片活埋(或壓死)的擺設狀態。雖然它們都有史萊姆的第一個家了(好爛的老梗),但對於一個只進不出的人而言,唱片的增加,就跟高中生臉上青春期荷爾蒙勃發狂長的痘痘一樣,會以一個非常驚人的速度成長.... 有時出國一次就會變這樣 或是變這樣 不得不說作為唱片界的最後樂土,日本的唱片很好買阿....總之現有的層架當然是放不下了,唱片就這樣堆疊到房間的地面上(漫畫已經住在衣櫥裡了)。 大概貓後面的唱片堆疊感覺,而且越來越多不斷增生 後來真的堆到一個不行,想想大概也該再找收容所了。只是市面上...真的找不到現成的收納櫃,不是太小,就是太醜,根本沒有一個能打的。 看看日本賣的櫃子多棒啊....但台灣就是沒有 後來看了半天,真的是沒招了,只好選擇少數選項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