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在便利商店看到長的怪怪的黑松沙士.... |
定神一看,原來聯名風潮從奶類擴散到碳酸飲料去了,這款長相不太一樣的飲料看來就是黑松沙士與卡滋爆米花結合後產出的愛的結晶。是說奶類的聯名產品大概都可以從外觀,想像到口味會長怎樣,但黑松與卡滋這兩者離得有點遠,反而有點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沿襲近來黑松產品優秀的設計感(它們最近在re-hit偉恩咖啡還找蕭青陽設計),這個黑松沙士外包裝搭配上爆米花的黃色調,看起來是滿有質感的,OK,至少讓我想買回家。
因為我沒看價錢,結帳的時候只收25元我有點訝異。在這個萬物皆漲價的年代,便利商店的標準碳酸飲料價應該是29元阿?25元應該是只剩下金車產品了,怎麼已經把價格拱上去的黑松會開倒車回歸25元呢?然後再仔細研究一下瓶身後,我知道了其中的詭計...
 |
| 你奶奶的,縮水到460毫升.... |
通常減量用在不想讓消費者感覺變貴,但是又必須要壓低成本時發生,看來這個黑松plus想要走低總價路線,所以雖然賣25元,但就少給你一點這樣。假如我們很機車的用每毫升應售價格來看,正常的沙士是600ml/29元,所以一毫升賣0.048元,但換成plus的話,單位價會激升至0.054元。嘖嘖,看來是比較貴的朋友呢!所以就要用比較嚴格的眼光來檢視它了。
 |
| 外觀 |
他融合的這個對象是卡滋爆米花。老實說我記得最早它好像是一個大家會搶著團購的品牌(約莫2008-2010年之間),後來可能怕曇花一現,一時爆紅完了就死掉,所以轉而投向工廠大量生產,最後變成可以在便利店買到的上架休閒食品品牌,後來還跨行做玉米棒什麼的。說到這個最知名的爆米花,雖然它很甜,但我其實滿少買的,因為我對爆米花的印象還是看電影在吃的,一大桶現爆超熱那種。
不過我還是記得卡滋爆米花的味道拉。打開瓶蓋,馬上怒灌一口看看到底是什麼味道。入喉後我的第一個感想是:很怪、不搭。沙士飲料的特徵變得很低,飲料的主tone風味變成完全還原的卡滋爆米花味道,但是!又沒有吃到爆米花的感覺!整個變得很詭異!
 |
| zoom in瓶身 |
而且還原度太高也很怪...本來已經會被人家嫌太甜的沙士(太甜差點打成太田,要賣胃藥了),變成了焦糖爆米花口味後,根本是甜上加甜、甜到最高點,心中有螞蟻。那個境界就像是,吃完之後,尿出來的尿可以吸引一堆螞蟻那種感覺。
除了太甜之外,兩者不搭才是主因,我在很甜的液體爆米花(差點打成液體衛生棉)之中,還感受到很強的碳酸,兩者真的是徑渭分明,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兩者互不往來,毫無交集。可是等等啊!你們兩個是聯名商品,是命運的連體嬰、牛郎與織女啊!怎麼搞得好像...
 |
| 這種感覺 |
對、絕....絕交阿(朋友手勢)!對我來說,這種組合,買這一次喝過就夠了。正常狀況之下,它賣的容量較少,喝起來也沒有特別爽,就是個在便利商店貨架上,沒有競爭力的一支產品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