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

個人認為,我生長的這一代(1985年後,本人1988年生),受到第四台港片的影響相當的大。 舉個例來說,像天若有情這部片捲起風潮的對象應該是1975~1980出生時期的人,怎麼看都不會發生在我身上(1992年我才4歲咧),然而隨著港片台不斷的播放,此片竟也成了這一代的共同回憶,真是驚人阿。此外,本片也是我認為在眾多劉德華的耍帥片中,讓人相當有印象的前三甲(另外兩部我大概會選旺角卡門與金牌五虎將吧!) 整部片的劇情架構相當簡單,講的是傳統小姐與流氓的故事。劉德華就演個黑道小兄弟華dee,某天在替搶銀樓的喇叭(黃光亮)當車手的時候遭到包夾,情急之下抓了旁邊路過的Jojo(吳倩蓮)當人質而得以脫身,事成之後喇叭怕jojo會去洩密把一干人等全部揭露,於是想要滅口,當然在華dee以性命擔保下沒有成,而後jojo與華dee也因為這個機緣種下情愫。誰知道好景不常,jojo他們家要把她送去加拿大念書,而喇叭在某次談判中翻臉下剋上把華dee的老大給殺了,於是乎我們的主角就這樣人在江湖,難以善終~~~ 劉德華常演這種時常兩難的義氣江湖人,然後無獨有偶的通常老大都會被反派幹掉(參見英雄好漢、同根生等一狗票片),那到底天若有情在這種類型片中,何德何能可以突圍而出呢? 我覺得關鍵在於年輕化以及放大戀愛成分這兩點。年輕化以現在的角度來說,就是「潮」。這種潮,也不是說像日後的古惑仔一樣都在年輕人的逞兇鬥狠,而是用華仔的帥氣加上一些時下流行的要素,來讓觀眾覺得「這樣好帥喔」的行徑?還是不懂也沒關係,舉個例大家就知道了,提到經典的一幕,莫過於華仔騎著鈴木RG500載著吳倩蓮,鼻血一邊泊泊流出,配上Beyond的歌聲,好勁啊! 騎機車有在陰陽路被惡搞過,換成B哥跟苑瓊丹XDDD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戀愛要素,使得本片跳脫傳統類型片模式,更像是愛情片(黑道只是輔助的意思啦)。過往在這類電影中,就算有戀愛情節,但女性通常只作為被害人或是陪襯花瓶使用,並不會被特別拉高到主戲的成分。然本片則反過來,反倒是戀愛7黑道3,過往江湖片結尾一定要有的飛車或是大劈友場景,被限縮為小混混突擊式的尋仇,而最後結局中,倒在地上抽蓄死了9成9的劉德華,對照吳倩蓮在往上環(是嗎?)的橋上赤足追尋他的蹤影,更讓觀眾揪心。 仆街都要耍帥.... 雖然拍得這麼芭樂,完全走愛情片死別的...